大熊猫栖息地在地震中受毁
据官方媒体报道,上月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地震破坏了世界上大多数大熊猫的栖息地。至少有8%的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彻底摧毁。
《新华社》报道说,只有1,590只大熊猫仍生存在野外。它们全部在中国,其中,1,400只在在地震受灾地区。国家林业局政府官员严旬被引述说:"受灾地区过去是茂密的森林,地震后变成了裸地。山崩滑坡和森林被毁对幸存大熊猫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世界最重要的大熊猫保护区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中心也在地震中受损,造成一只大熊猫死亡,有一只仍下落不明。达加斯加,一非洲东南海岸岛屿国家, 将通过一自发计划出售900万吨碳(抵消)额度来筹资保护该国一片最大和最原始的森林。 热带地区的森林砍伐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总碳排量的约20%,使得保护森林成了对付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的一步。一联合国报告本周警告说,非洲因森林砍伐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而受其害。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说,出售碳(抵消)额度的收益将被用于保护40万公顷的马基拉森林。该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22种狐猴的栖息地。
据《路透社》报道,该碳(抵消)额度的销售预计将长达30年。现碳价格在每吨4美元和10美元之间。合国最新发表的一份有关非洲的卫星地图集显示,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非洲滥伐森林的速度是世界平均值的两倍,非洲的冰川快速消融,以及其它毁灭性影响。 非洲的森林面积正在以每年4百多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是引起非洲35个国家忧虑的根源所在,包括民主刚果( )、马拉维、尼日利亚和卢旺达。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的积雪和乍得湖的湖水正在消失,这已是众所周知。卫星图像还显示,位于民主刚果(DRC)和乌干达边境的鲁文佐里山上的冰川也已经缩减过半。
这份400页的卫星地图集周二在非洲环境部长会议上面世。与会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称,气候变化是“很多这类问题背后的推手”。
地图集是为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这次环境部长会议准备的,它也显示出在某些地区的积极迹象。然而施泰纳指出,地图集“清楚地表明,在超越人类控制的某些领域,人类是如此脆弱”。他说,此次调查所见“凸现了”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达成新气候协议的急迫性。
世界银行负责拉美事务的副行长帕莫拉•考克斯周二对路透社说,巨额主权财富基金可在开发替代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
仅中国政府控制的投资基金就达3千亿美元,而全球投入到主权财富基金的资本总额高达3万亿美元。由于新兴经济体政府近来使用这些新生财富在世界各地并购资产,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引发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论者的忧虑。考克斯说,应该将这些新兴财富中的一部分引到某个全球基金,以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 )正在规划成立一个7亿5千万美元的基金会,以便开展温室气体地下深埋技术的研究。阿联酋也承诺提供150亿美元用于可持续能源研究。发达国家正在设立一个100亿美元的气候投资基金( ),将由世界银行进行管理,旨在资助低碳技术研究。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