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清理总造价将高达
本周三在 北京发布的一份 报告显示,按照绿色金融标准计算,未来五年中国城市控制空气污染、削减碳排放的总成本将高达6.6万亿人民币( 约合1万亿美元)。 这份报告旨在明确节 能建筑、大型交通系统、电 动汽车基础设施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几个方面的建设成本。 该报告选择在 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 召开首日发布。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全球多位市长和自治市政府于去年联合发布了一份项中美双边倡议计划。倡议参与者中 有至少20位来自中国,而本次召开的中美峰会也是该倡议计划的一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达峰以及 后续碳足迹削减至关重要。因此 ,本次 研究着重关注了绿色贷款、债券、产业基金、碳融资以及政府政策等措施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私人资本 的推动作用。 中国要想实现包括在20 30年(或之前)能源相关的温室 气体排放达峰在内的 污染控制与碳减排目标,就必须对城市地区进行绿色升级。 据预测 ,到2030年, 中国将有10亿人(大约占总人 口数的三分之二)生活在城市中。2008年到2025年,将有大约2.5亿人从乡村移居城市,其规模在整个人类 史上也都是数一数二的。 本次中国城市污染与 碳削减成本研究由多家机构联手合作完成,其中包括彭博慈善基金会、中国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以及(为促进中国低碳城市绿色金融发展而成立的)中国循环经 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作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骏在上述报告 附带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建筑、交通、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 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 键。” 报告还指出, 在“十三五”(2016-2020 )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6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新建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住房和商业建筑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 此外报告还透露,未来中国 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低碳交通 建设,其中包括铺设3000公里铁路和生产480万辆电动汽车,总资金需求高达4.45万亿人民币。 太 阳能新增总装机容量 也将达到6400万千瓦,预计耗资5000亿人民币。 由全国21座城市和2个省组成的中国达峰先锋城 市联盟( )日前宣 布,将早于全国标准达到碳...